梅花管連接接頭怎么做?包頭梅花管告訴大家直埋光纜的敷設就可以,具體的操作看下面的介紹吧!
1、開溝光纜溝的截面尺寸應按施工圖要求,其底寬隨光纜的數目而變,一般為1到2條光纜,溝底寬30-40cm;3條光纜,溝底寬55cm;4條光纜溝底寬65cm。溝底寬度約為底寬 0.1倍埋深。同溝敷設的光纜不得交叉、重疊,兩直線段上的光纜溝要求越直越好,直線上遇有障礙物時可以繞開,但繞開障礙物后應回到原來直線上,轉彎段的彎曲半徑不少于20m。光纜敷設在坡度大于20度,坡長大于330m是,宜采用S形敷設或按設計要求的措施處理。
2、溝底處理一般地段的溝底填細土或沙石、夯實,夯實后其厚度約10cm;風化石和碎石地段應先鋪約5cm厚的砂漿,然后再填細石或沙石,以確保光纜不被碎石的尖刃劃傷;若光纜的外護層為鋼絲鎧裝時,可以免鋪砂漿;在土質松軟易于崩塌的地段時,可用木樁和木塊作臨時護墻保護。
3、光纜的布放直埋敷設大多在野外進行,只有路由沿公路時,才能采用機械布放,機械布放采用卡車或卷放線平車作牽引,先由起重機或升降叉車將光纜盤裝入車上繞架,拆除光纜盤上的小割板或金屬盤罩,指揮人員應檢查準備工作確已就緒后開始布放。
機動車應慢前移,同時用人手將光纜從纜盤上拖出,輕放在溝邊,放出20m 后再由人工放入溝中。直埋敷設目前使用機械牽引的條件往往很少,一般為人工布放,人工布放有兩種方式,一種是直線肩扛方式(注意無論用什么方式布放,都不準將光纜在地面拖),人員隔距小,由指揮人員統一行動;另一種是人工抬放方式,先將光纜盤成8字形,每2KM光纜堆成10個8字形,每組用皮線捆6組,每組由4人抬纜,組間各配一人協調,頭一組前邊由2人導引,布放時在統一指揮下各組抬起沿溝向前移動。
4、回填回填之前必須對布放的光纜進行檢查、測量。外觀檢查光纜外護套是否有損傷,對有金屬護套的光纜作對地絕緣電阻測試,一般用兆歐表,光纖作通光測試,確認光纜無損后方可回填土,先回填15 cm厚的細土或沙石,嚴禁將石塊、磚頭、凍土推入溝中,回填時應派人下溝踩纜,防止回填土將光纜拱起,溝內有積水時,為防止光纜成飄浮狀態可將光纜壓入溝底填土,頭一層細土填完后,應人工踏平后再填,每填30cm踏平一次,回填土應高于地面10cm,如果光纜的接頭暫不接,則必須用混凝土板、磚等保護纜端的交疊部分,并標出醒目的標記,直到實際連接后拆除。
聲明:文字圖片均來源于網絡,如有侵權,請聯系刪除,謝謝!